環境保護
積極推動節能減碳、廢棄物管理與資源循環利用,持續降低企業運營對環境的影響。
環境保護
能源使用以外購電力、天然氣與煤等為主;為加強能源使用的管理,內部我們組織節能領導小組推動節能措施,用以降低消耗、減少損失和遏止浪費,並藉由配合各地區政府能源環保政策或簽署「年度協議節能目標責任書」制定節能指標與目標,進行節能的改善,提升能源轉換效率,以減少對環境的衝擊與影響。
能源管理
能源使用以外購電力、天然氣與煤等為主;為加強能源使用的管理,內部我們組織節能領導小組推動節能措施,用以降低消耗、減少損失和遏止浪費,並藉由配合各地區政府能源環保政策或簽署「年度協議節能目標責任書」制定節能指標與目標,進行節能的改善,提升能源轉換效率,以減少對環境的衝擊與影響。
各地區持續進行各項能源管理與措施,以期望藉由相關的行動達到節能減排效果。

溫室氣體管理
瞭解溫室氣體排放主要來源係以能源消耗為主,故現階段以耗能盤點為主要執行方向,而各工廠可以其當地法規要求,進行自主管理。

水資源管理
近年來全球降雨型態改變,暴雨與久旱發生頻率提升,供水不穩定造成企業營運風險增加。身為以食品加工為主要生產模式,乾淨衛生的水資源及穩定的水資源供給對於集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,故水資源管理在集團永續營運的進程上,扮演著關鍵角色。
近年因降雨模式改變,會偶發的停水或限制用水,停水時間平均不到 24 小時,為應對相關狀況,台灣地區中壢廠設有蓄水池及水塔,其儲水量可供廠區使用 3 天或以上,以確保營運不中斷。
因各地區因季節性及區域性降雨差異較大,故有可能因乾旱因素導致政策性限制用水或減壓供水。各地區除了持續透過各項節水措施及廢污水處理方式之外,同時進行盤點用水情形,使用世界資源研究所 ( WorldResources Institute,WRI ) 的水資源風險地圖工具,定期評估各生產據點所處區域的水風險指標等級,並根據盤點結果來擬定用水改善計畫與節水規劃。
廢棄物管理
近呼應全球綠色環保的趨勢,將循環經濟概念導入廢棄物管理。運用製程改變,減少廢棄物的產生,並利用搭配提升製程回收率,來達到從源頭減廢的目標。
各地區依據當地政府法令規定,進行清除、處理或再利用,並定期以網路傳輸方式完成申報,且於規定期限內上網查詢與確認事業廢棄物之清除、處理及再利用情形,執行廢棄物之分類、收集、儲存、管理、清運,以有效管制廢棄物;集團各地區廢棄物處理均符合法規要求,依法申請排放或處理許可,並向主管機關如實申報,目前廢棄物主要係以委外清除處理方式處置。
桃園廠每月統計工廠廢棄物的產生量,確定哪些工廠活動產生的廢棄物最多,以及哪些類型的廢棄物對環境和健康的影響最大,並在每季的職安委員會中評估廢棄物管理再優化方案。目前持續進行廢食用油再利用政策,以減少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棄物。